翻譯筆記 1 -- 磁感令我實際上學會如何做香腸

翻譯筆記 1 -- 磁感令我實際上學會如何做香腸

我的筆記時間:

  • magnetoreception -> 磁感
  • truly -> 嚴格地
  • foible -> 怪癖,小毛病,小缺點
  • shoddy work -> 劣作,粗製濫造
  • the sausage gets made -> 陰暗面,光鮮亮麗的背後

給不懂廣東話的你

  • hea -> 敷衍,態度不認真

引子

上個禮拜接了一個支線任務,負責翻譯在YouTube長影片中,一段兩分鐘的內容。影片是關於Ed Yong(艾德·楊1)在Library of Congress的新書介紹。

天外飛來一個Ed Yong?快來膜拜大神!

一開始我想説這位你誰?後來背調一下發現大有來頭:

  • 2002年 劍橋動物學畢業
  • 2008年 在國家地理(National Geographic)旗下寫專欄
  • 2012年 英國記者聯盟(National Union of Journalists)為他頒發獎項(原網址消失,無從考究)
  • 2015年 在大西洋雜誌(The Atlantic)擔任科學記者(Science Reporter)
  • 2016年 第一本書出版
  • 2021年 因報導肺炎獲得普立茲解釋報導獎(Pulitzer Prize for Explanatory Reporting)
  • 2022年 第二本書出版,被出版者周刊(Publishers Weekly)評為十大書籍,而且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(Royal Society Trivedi Science Book Prize)

看完這一堆落落長的履歷和榮耀,光是普立茲獎就足以證明他就是你媽口中的鄰家小孩(我在這裏介紹他簡直是自取其辱),影片中介紹的書正是他最新獲獎的《五感之外的世界:認識動物神奇的感知系統,探見人類感官無法觸及的大自然》(An Immense World: How Animal Senses Reveal the Hidden Realms Around Us)。

鳥有磁感,而我有何不「感」!

我翻譯的一段從磁感(magnetoreception)開始。大家可能聽説過海龜,鮭魚都能夠找回自己出生的地方去產卵,又或者飛鴿傳書中的鴿總是記得怎麼回來,原來牠們的背後都是有磁感的幫助。那為什麼磁感要叫做磁感呢?這是因為科學家認為這種能力本質上跟視覺聽覺一樣,都是一種感官。

繼續閱讀
鴨綠米寶 -- 自耕翻譯者日記
Your browser is out-of-date!

Update your browser to view this website correctly.&npsb;Update my browser now

×